参数说明
dbpath:数据文件存放路径,每个“库”会在其中创建一个子目录,用于防止同一个实例多次运行的mongod.lock也保存在此目录中;
logpath:错误日志路径;
logappend:日志采用追加模式,默认为覆写模式;
bind_ip:对外服务的绑定IP,一般设置为空,既绑定在本机所有可用IP上;
port:对外服务端口;
fork:以后台demaon形式运行服务;
journal:开启日志功能,通过保存操作日志来降低单机故障的恢复时间;
syncdelay:系统同步刷新磁盘的时间,单位为秒,默认60秒;
directoryperdb:每个DB存放在单独的目录中,建议设置该参数,与mysql的独立表空间类似;
maxConns:最大连接数;
repairpath:执行repair的临时目录。在如果没有开启journal,异常down机后重启,必须执行repair操作。
常用命令
>mongo:进入mongo shell;
>db.version():显示当前数据库版本;
>help:帮助面板;
>rs.help():副本集帮助面板;
>use admin:使用管理员;
>show users:显示所有用户;
>show dbs:显示所有库列表;
>show collections:显示当前库的所有集合;
>use dbName:切换、创建库;
>db.dropDatabase():删除当前使用的库;
>db.cloneDatabase(“127.0.0.1”):将指定机器上数据库的数据克隆到当前数据库;
>db.copyDatabase("mydb", "temp", "127.0.0.1"):将本机的mydb数据复制到指定IP的temp数据库中;
>db.repairDatabase():修复当前数据库;
>db.getName()/db:显示当前使用的数据库;